不过,咱们不是校园报,需要付稿酬。另外,做好被拒的准备,毕竟咱们眼下没知名度,传播范围也不大,人家不一定看得上。”

江南点头,稿费是应当的;只要不是全拒,问题就不大,这一期版面少,并不需要多少稿件。

至于知名度……

江南与学姐将大致事情都商定后,便带着她和小说稿子去找了杨玲。

“我想请你写一篇批评我、批评这篇小说的文章。”江南对杨玲道。

杨玲手握钢笔抬头,不解地看看江南,又看看莫敏。

江南笑解释道,“你看到我写这篇小说的第一反应是什么?我不务正业、江郎才尽?这篇小说肤浅、庸俗……”

杨玲听了,忙咳嗽两声掩饰她的尴尬,她确实有过这些想法来着。

江南却无所谓,只道,“没关系,就把你最真实的想法写下来,抨击我也好、骂醒我也行,写好后投到校园报,以你的名气一定能够发表……”

“你到底想做什么?”杨玲越发迷惑。

江南神秘一笑,“想借您这位名人为我们的小报炒一炒名气,当然,我们坚决维护您的名誉和利益。”

虚心接受批评,绝不反驳;最高档次的稿费,一分不少。

杨玲听说江南和莫敏竟要办报,还打算用如此激烈的方式炒作,目瞪口呆之后,想也不想一口应下,“你可得做好准备,我不会笔下留情的。”

既然要做,就要做到极致,效果才最佳。

“另外,我要加入!”杨玲扬脸,这么有意思又有意义之事,她绝不能错过。

江南和莫敏闻言,顿感惊喜,三呼“欢迎”。

她们正愁人手不足,何况杨玲这样的“名人”,有她文章发表的那一期,已经可以预期卖爆了!

三人又欢欢喜喜计划了一番,本来由江南创办、莫□□编的报纸,变成了三人合伙。

莫敏回了校园报办公室,和负责人关上门,进行一番利益交换后,获得了打字机和油印机的租借权,以及《狂瞽》第一期附在校园报后同期发行的便利。

江南和杨玲找到团委老师,打听办报创刊需要的手续,既然决定要办,必不能让她们的第一期报纸名不正言不顺。

申请递交后,团

章节目录